最 新 资 讯
资 讯
NEWS
会员   拍卖   视频   商城   联系   合作
建站   加盟   素材   论坛   专题   新秀
 服 务
SERVICE
 东方美术家书法在线是东方美术家旗下期间官网,专注油画艺术的推广和传播 

艺术教授顶级文青:沈语冰

发表时间:2020-12-31 10:50

  

    他是一个整天泡在艺术堆里的人。他讲艺术,就像说书一样有趣。

  他的演讲风格是用大量PPT,图声并茂地告诉你,毕加索为什么会画出双面脸,马奈和莫奈为什么热衷于创作《草地上的午餐》,怎样理解杜尚的小便器……那些看似费解甚至荒诞的西方现代艺术,经他一讲,美术盲立刻“涨姿势”了。

  他就是浙大教授沈语冰。

  讲台上的“浅出”,来源于研究上的“深入”。沈语冰已经独立或合作翻译西方现当代艺术理论名著10部。这些最前沿的成果,成为他学术研究的丰富养料。

  他的研究在学术界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。5月底,他刚从台湾师范大学讲学归来,几天后又要踏上去欧洲的行程。

  就在这些频繁讲学的间隙,记者约到了这位忙碌的教授,侃侃谈起他的从艺之路……

  “误读”法律系

  他成了拼命读书的愤青

  杭州西郊余杭仓前素有江南粮仓之称,钟灵毓秀,人文荟萃,出过章太炎等名家。沈语冰就出生在这里。

  1983年,命运跟沈语冰开了个玩笑。他高考成绩名列余杭县第一、全省第九,却没想到体检时被查出脾脏肿大,档案被调出。虽经层层申诉,复查通过,并得以重新投档,但北大、复旦等第一批志愿的录取工作已经结束,连杭大中文系也没赶上,沈语冰最终去了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系。

  上了大学,沈语冰就钻进图书馆,自学古今中外文学和哲学名著。“那个时代的‘愤青’,就是像我这样拼命读书的人。”他说。

  “沈语冰”这个名字,就是他大学时代开始使用的笔名,典出《庄子·秋水篇》“夏虫不可语冰”,颇有反潮流的意味。

  幸运的是,在上海他遇到了一位名师:著名学者、书法家洪丕谟。

  沈语冰本科和研究生的七年间,跟随洪先生学习书法与国学。每个周末,他都会转好几趟车到洪先生家里,看老师写字,“那时候没有电话,老师要是出去了,就会在门上贴个字条,告诉我‘外出莫等’。”

  洪先生让他读《法书要录》、《历代名画记》等古籍,又教他从汉碑入手,研习书法。“我现在读碑的功力,都是那时候打下的基础。”沈语冰说。

  书法、古典乐、电影

  他通通都喜欢

  作为“文青”,沈语冰是个多面手。对于书法,他几乎从未间断过学习和创作,对书法史和古代书论也多有论述,还出版过《历代名帖风格赏评》一书。

  他对古典音乐拥有持久的热情,藏有5000张CD,每天必听。差不多两年时间,他每周都参加张鸣教授的古典音乐鉴赏会。

  从中学时代起,他就大量阅读俄罗斯和法国古典文学。上大学后,他对乔伊斯、卡夫卡、海明威、加缪、马尔克斯等现代小说家更为狂热,几乎能将乔伊斯和海明威名篇的英文版和主要译本背下来。

  毕业后,痴迷于艺术电影的他,也是淘碟狂和观影狂。伯格曼、费里尼、布努埃尔、塔尔科夫斯基、黑泽明、特吕弗、侯麦的电影全集刷过多遍,小津安二郎的全部有声电影同样如此。他最疯狂的纪录,是在20多天内写完一本书:《英格玛·伯格曼》。

  为了更好地理解法国新浪潮电影导演特吕弗,他一边看他的影片,一边翻译有关他的著作,不知不觉中译出了整本书《弗朗索瓦·特吕弗》。

  总之,豆瓣文青最喜欢的东西,沈语冰几乎样样精通。孔子说:“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乐之者。”看来沈语冰是知之者,更是好之者和乐之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