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 新 资 讯
资 讯
NEWS
会员   拍卖   视频   商城   联系   合作
建站   加盟   素材   论坛   专题   新秀
 服 务
SERVICE
 东方美术家书法在线是东方美术家旗下期间官网,专注油画艺术的推广和传播 

沈鹏:写草书不重视这一点,书法必然呆板、僵硬,缺乏生气!

发表时间:2020-12-28 17:04

沈鹏先生是原中书协主席、当代草书大家,关于草书美学有自己的独特见解。沈鹏先生认为写草书,细微之处是必须注意的,否则容易空虚浮华;但是仅仅注重细节还不够,另一方面需要更加重视草书的“体势”。如果不重视草书体势,书法必然会走向呆板、僵硬,缺乏生气。

明代宋曹有一段话:

作行草书须以劲利取势,以灵转取致……无非要生动,要脱化。

举例王献之的《鸭头丸帖》,笔法劲利内含,行气贯注,转折处灵活,又能控制笔力,好比骑自行车,转弯时既灵活又能牢牢把握车把。书写时为了取势,书写前要胸有成竹,凝神屏气,落笔遒劲有力,不犹豫,不改笔,写得不好宁肯重新写过,也不在书写时举棋不定,行笔呆滞无力或战栗。

为了使书写作品富于致,草书在转折、牵引处特别要紧。一般说来要灵活、婉转,有时细如游丝,有时若断还连而气仍贯注。这对于加强草书的体势(运动感、节奏感)十分重要。孙过庭曾说“草乖使转不能成字”,意思说草书如果“使转”处理不好就不成为草书,可见“使转”在草书书写中有多么重要。

为了加强体势,草书最讲究变化,以下从用笔与结构等方面来谈。

用笔方面:包括正确提顿、缓急、轻重、中锋偏锋等对立统一的因素。提顿与轻重相关联,提笔轻,顿笔重。缓与急相辅相成,不能一味地快或慢。当快时要快,当缓慢时要缓慢。快与慢交替运用。还有用墨的浓淡干湿,也应有变化。淡墨与浓墨相间得宜,会增加许多趣味。中锋偏锋的运用各个书家的风格不同,有的侧重用偏锋,有的侧重用中锋。纯用种的比较少,容易使风格单调,常常是交替使用。

结构方面:歧与正相反而相成。字的上与下、左与右在不齐整中求齐整,在不平衡中求平衡。疏与密的搭配也要讲究,从前有人说:“疏处可以走马,密处不能容针,”用极夸张的语言,说明疏密变化关系。书写时不要十分注意行间的齐整,每个字不断打破平衡而又达到全局的平衡,大小、轻重参差。

章法方面:重体势就要重章法,把一幅字看成一个生动活泼的整体。字的大小参差,行间的避让枯荣,布局的虚实轻重,都要着眼全局,同时小处也不轻易放过。当代毛泽东的草书就是非常重章法的,看他写的草字,全局在胸,运用自如,似乎随笔一挥而就,达到很高的境界。